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最新通报,截至7月21日,全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于顺德区。为遏制疫情扩散,佛山市多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呼吁居民清除蚊虫孳生地、杀灭成蚊、做好防叮咬措施。
综合媒体23日消息,佛山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指定53家定点医院,储备3600多张防蚊隔离床位,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现有400余名轻症患者住院,病房配备蚊帐等防蚊设施。
医生表示,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尤以手掌、腕关节等小关节为主),目前无特效药,采取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长时间关节疼痛。现时全市新增35家核酸检测机构,储备充足检测试剂,确保疑似病例及时确诊并留院治疗。
据报,佛山市所有出现病例的村镇被列为疫点,按蚊媒密度分为高、中、低风险区,采取“一村一策”精准防控。腾冲社区每天组织专业队伍在蚊虫活动高峰时段灭蚊,清理积水和垃圾,发放蚊香等物资。目前,90%的疫点降为中低风险,33%达安全水平。国家疾控局和广东省卫健委已派专家组指导防控,重点切断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全球超100个国家曾报告此病。广东于2010年首次报告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此后传播规模较小,未出现大规模流行。此次佛山疫情以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为首发疫点,累计报告230余例病例,目前已降为低风险区。
来源: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