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白蛇》7/26登纽约林肯中心,谭元元与周可分享幕后故事
主演:舞剧《白蛇》7/26登纽约林肯中心,谭元元与周可分享幕后故事
简介: 美国中文网记者郭奕纽约报道 改编自中国经典传说、融合多种舞蹈形式的当代表演——舞剧《白蛇》将于本周六起,在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音乐厅连演三场。作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三部曲之一,这部作品此前已在中国国内引发关注,如今也即将在纽约舞台亮相。 在演出前夕,7月24日下午,舞剧《白蛇》的艺术总监、国际芭蕾舞艺术家谭元元与导演周可出席了在华美协进社举办的创作分享会,向纽约观众讲述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与背后的构思。 舞剧《白蛇》的灵感源自家喻户晓的中国传说《白蛇传》,但在这部作品中,编创团队并未复述传统故事,而是通过非线性、多维度的舞蹈语言,将传说重新解构、再造,赋予它当代视角和新的情感表达方式。 谭元元介绍,整部舞剧融合了芭蕾、现代舞与中国古典舞等多种舞蹈风格,甚至在白素贞与法海的对峙中加入了功夫元素。这种跨风格的编排不仅为故事增添动感,也呈现出舞蹈艺术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流动与融合。 “在舞蹈中,我们试图用身体去讲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状态。”谭元元说。 导演周可则分享,《白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经过重新设定,与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经验相连接:白素贞、许仙、法海分别代表当代的妻子、丈夫与心理医生,小青则象征“本我”——那份未被束缚的自我意识和纯真。她认为,这种重新塑造角色的方式,更容易引发观众对爱情、欲望与自我认知的思考。 在谈到创作过程时,周可坦言,《白蛇》是一次在形式和制作上都充满挑战的尝试。不仅要让不同风格的舞蹈语言自然融合,还要通过肢体表现表达现实与心理空间的切换。更具挑战的是,项目启动于2022年初,正值全球疫情仍在限制跨国旅行。编创团队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最后选择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合练,而作曲家则远程参与。当年10月,剧组成员才终于得以在上海合体完成最终排练。 当天的活动还特别设置了“蛇妆”体验环节,由剧组化妆师为观众化上剧中风格的妆容,为现场增添了不少互动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