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网报道 据彭博社报道,由于蚊媒疾病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在中国的病例激增,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正计划发布针对中国的旅行警告。
自7月初发现首例感染以来,中国已报告了近500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其中广东省的疫情尤为严重,仅上周就录得了近3000例。
CDC一位发言人在声明中证实:“CDC已经意识到中国广东省报告的基孔肯雅热疫情,目前正在评估其规模和程度。”该机构介绍称,基孔肯雅热可引起突然高烧和剧烈的关节疼痛,通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中国的疫情是全球蚊媒疾病蔓延趋势的一个缩影。世界卫生组织(WHO)7月早些时候已就印度洋地区爆发并向外蔓延的疫情发出行动呼吁。
根据欧洲疾控中心的数据,今年以来,欧洲至少16个国家已报告了约24万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和90例相关死亡。在美国,尽管自2019年以来未报告本土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但其他蚊媒疾病的感染人数有所增加,其中登革热病例数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前往疫情爆发地区的旅行者,疫苗接种是一个复杂的议题。CDC通常建议接种基孔肯雅热疫苗,但于今年5月建议60岁以上人群慎用此前主要推荐的疫苗伊奇基(Ixchiq),因其活病毒成分在这一年龄段中引发了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在美国另有一款不含活病毒成分的疫苗被批准用于12岁以上人群。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传染病学教授沙夫纳(William Schaffner)则强调,保护自己不被蚊虫叮咬,例如穿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虫剂,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
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CDC酝酿的举措做出回应。他表示,中国国家卫健委已就南方个别城市的输入性疫情引发本地传播的情况进行过通报,并指出当前疫情“可防、可治、可控”。他强调,中国政府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沟通,并将一如既往地为境内外游客提供安全的旅行环境。
编辑:陈晓默